• new1
  • new2
  • n3

    于正林

    2019-04-30
      教师姓名:于正林   性  别:男
      出生日期:1971年05月   现有职称:教授
      民  族:汉   单位职务:无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导师身份:博士生导师
      学  历:研究生   电  话:0431-85583319
      学  位:博士   邮政编码:130022
      毕业院校:长春理工大学
      所在系室:机械电子工程系
      电子信箱:yuzhenglin@cust.edu.cn
      通讯地址: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卫星路7186号,南区理工科技大厦A607

     

     

    培养方向:

    1、培养方向
       (学术研究生)机电系统控制理论与技术;(专业研究生)机电系统控制技术及应用。
    2、招生简介
        主要研究领域:机电系统控制理论与技术、信号与图像处理、机电系统建模与仿真等。主要开展了深孔内表面光电检测技术研究,机载光电对抗稳定平台系统研究,大型构件尺寸及形位公差测量技术研究、数字控制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机电系统实物与半实物仿真研究等。

     

    博士、硕士培养信息:

    已毕业博士生:3人,硕士生25人;在读博士生4人,硕士生12人。

     

    个学习工作简历

    受教育情况及学历:
    2000年09月至2018年 07月,长春理工大学学习,获博士学位;
    1996年09月至1999年 04月,长春理工大学学习,获硕士学位;
    1989年09月至1993年 06月,南京理工大学学习,获学士学位。

    主要工作简历:
    2009年01月至今,长春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博导;
    2004年01月至2008年12月,长春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导;
    1999年01月至2003年12月,长春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讲师;
    1993年06月至1998年12月,长春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助教。

     

    个人荣誉及兼职情况

    1、吉林省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及优秀创新团队带头人——2011年
    2、长春市百名优秀科技工作者——2010年
    3、长春市第五批有突出贡献专家——2012年
    4、吉林省第十二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2012年
    5、吉林省优秀博士后科研人员——2012年
    6、吉林省教育厅第二批“吉林省高校新世纪科学技术优秀人才”——2012年

     

    教学信息

    1、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必修-40学时-本科生
    2、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必修-40学时-本科生
    3、离散时间信号处理-必修-32学时-研究生

     

    科研信息

    1、轻武器动态参数测试系统,总装备部31基地,2007/12-2010/12,400 万元,组长,已鉴定;
    2、9520工程400kg/h空分设备参数自动监测系统,总装备部20基地,2005/12-2007/12,30 万元,组长,已鉴定;
    3、铝合金车体测量装置,长春客车厂,2006/12-2008/12,72 万元,组长,已鉴定;
    4、轴承钢球表面缺陷检测方法研究,吉林省教育厅基金资助,2007
    /01-2009/12,5 万元,第二名,已鉴定;
    5、汽车驻车制动操纵手柄总成综合性能试验台研制,

      吉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009/01-2013/12,20万元,组长,已鉴定;
    6、吉林省机电系统测控技术与仪器研究创新团队——多矩阵光电绝对式轴角编码器,

      吉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011/09-2014/12,20万元,组长,已验收;
    7、翼龙I出口型无人机训练模拟器视景动态跟踪系统开发,

      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2012/05-2014/12,35万元,组长,已验收;
    8、基于激光雷达的数字城市三维建模技术研究,吉林省科技厅,2014/09-2016/12,15万元,组长,已验收;
    9、基于机器视觉的汽车油封缺陷智能检测技术研究,吉林省科技厅,2019/01-2020/12,80万元,组长,在研。

     

    学术论文、专利、教材及专著、奖励、成果转化等信息

    一、学术论文
    1、于正林,曹国华,姜涛. 基于二维光扫描的细长孔内壁疵病检测技术[J]. 仪器仪表学报,2008,.29(3);(EI检索)
    2、于正林,姜涛,曹国华. 采用激振法的曲轴疲劳试验[J].    中国机械工程,2008,19(5); (EI检索)
    3、于正林,谭微,姜涛. 基于视景仿真的光电经纬仪模拟训练器[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41(2);(EI检索)
    4、Yu Zhenglin, Tan Wei. Training Simulator for Photoelectric Theodolite Based on Visual Emulation. CLEO-Pacific Rim 2009; (EI检索)
    5、于正林,张龙. Modbus通信协议的FPGA实现[J]. 现代电子技术,2010, 33(11);
    6、Yu Zhenglin. Measuring Instrument for Compensated Hole of Hydraulic Brake Master Cylinder Based on Machine. MACE2010, 2010.06;(EI检索)
    7、于正林,谭微,姜涛. 飞行目标跟踪训练视景仿真技术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1,28(4);
    8、Yu Zhenglin,Yang Haotian,Yu Bo, Gu Lidong. Error Model of the Tangent Method CNC Aspheric Machine Tool Based on Multi-body System Theory. Applied Mechanics & Materials, 2013, 401-403:135-138; (EI检索)
    9、Yu Zhenglin,Wu Hanfei. The Research on Fault Diagnosis System of Shimmer Sight Based on Image Analysis. Frontiers of Manufacturing and Design Science Ⅳ, ICFMD2013,2013.12; (EI检索)
    10、于博,于正林, 顾莉栋. 切线法数控成形非球面机床的定位误差补偿研究[J]. 计量学报,2014,35(6);
    11、于博 ,于正林, 顾莉栋. 数控机床的插补技术研究[J]. 计量学报,2015, 36(2);
    12、于博 ,于正林, 顾莉栋. 切线法数控成形非球面机床的误差补偿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2014,25(21);
    13、于博 ,于正林, 顾莉栋. 数控机床定位误差的补偿研究[J]. 机床与液压,2015,43(3);
    14、于博,于正林,朴承镐. 切线法数控成形非球面机床的定位误差补偿研究[J]. 制造技术与机床,2014(2);
    15、谭微,于正林. 缸体内部盲孔形位尺寸测量方法研究[J]. 现代制造工程,2017(6);
    16、Chang Peng, Yu Zhenglin. Research on 3D Building Information Extraction and Image Post-processing based on vehicle LIDAR [J].  EURASIP Journal on Image and Video Processing, (2018)2018:121. (SCI检索)
    二、专利
    1、于正林(1/3),中小尺寸高精度编码器的精度校核方法及装置,

      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号:ZL2012 1 0313096.8,2016.06.15
    2、于正林(1/4),汽车驻车手柄性能检测方法及装置,

      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号:ZL 2015 1  0793382.2,2019.02.22
    三、教材及著作
    1、于正林(1/4),AVR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年1月;
    2、于正林(1/4),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实验—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
    四、获奖
    1、于正林(4/8),智能铸砂发气性能试验机—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3年;
    2、于正林(6/10),机载光电对抗稳定平台系统—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04年;
    3、于正林(8/15),轻武器光电瞄具综合参数测试系统—兵器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

      同时获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10; 
    4、于正林(1/6),9520工程400kg/h空分设备参数自动监测系统—兵器集团科技进步三等奖—2010.01; 
    5、于正林(6/15),9520工程9号特燃库信息管理与自动控制系统—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

      同时获兵器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2010.12;
    6、于正林(1/8),铝合金车体测量装置—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10.12;
    7、于正林(2/9),轴承钢球表面缺陷检测方法研究—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11.12;
    8、于正林(6/13),汽车制动主缸内表面质量光电在线检测技术研究—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12.11.26;
    五、成果转化

    长春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吉ICP备050019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