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简介
长春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前身为1958年建校时的精密机械仪器系,1984年成立机械工程系,2002年更名为机电工程学院。发展历程中,本学院名家荟萃、人才辈出,王大珩院士、王立鼎院士、熊大章教授等曾先后执教于学院。他们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卓越的科研成就、超凡的学术造诣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促进了学院机械工程学科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为学院机械工程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学院现有教职工 161人,有双聘院士2人,正高级31人,副高级37人,博士生导师89人(含外聘);国家级人才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特聘专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吉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3人,吉林省高级专家2人,国防“973”项目技术首席专家2人,军委173技术首席1人,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家组成员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委员4人,霍英东教育基金高校教师奖1人,长白山学者2人,吉林省突出贡献专家15人,吉林省高校首批学科领军教授1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11人,吉林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新世纪吉林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吉林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 3 人。
学院机械工程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现为吉林省重点学科、省重中之重建设学科、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一流学科A类”、“军工制造及其自动化”国防特色学科,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位列B档。设有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批机械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
学院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家特色专业)、机械电子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3个本科专业,均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全部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吉林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建设点;建有国家精品课1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示范课1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2门,吉林省一流本科课程2门,吉林省精品课2门,吉林省优秀课7门。拥有“机械制造技术”国家级教学团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省级教学团队。获批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等教研教改项目5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吉林省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和二等奖1项、山东省第九届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特等奖1项、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学院拥有精密制造及检测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光学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跨尺度微纳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21个国家和省部级学科平台;获批国防基础科研项目、装备发展部共用技术项目及其他各类项目60余项,科研获奖取得新突破;科研到款近5000万,含重庆研究院全学科科研到款近7000万元。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批省级平台立项建设1个;成功申办2026年第12届中国图形学会数字化论坛学术会议,主办2024年绿色能源与机电工程国际学术会议。
学院现有在校学生2290人,其中,本科生1561人,硕士生619人,博士生110人。学生考研率30.55%,就业率94%。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等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26项,省级奖项87项。
机电工程学院致力于培养思维宽广、知识应用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责任感的工程专业人才。学院秉持立德树人、实践创新的教育理念,坚持知行合一、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以上数据统计到202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