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学光
教师姓名: 李学光 |
性 别: 男 |
|
出生日期:1979年 04月 |
现有职称: 教授 |
|
民 族: 汉 |
单位职务: 副院长 |
|
政治面貌: 党员 |
导师身份: 博士生导师 |
|
学 历: 研究生 |
电 话: 0431-85582823 |
|
学 位: 博士 |
邮政编码: 130022 |
|
毕业院校: 长春理工大学 |
||
所在系室: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系 |
||
电子信箱: lixueguang@cust.edu.cn |
||
通讯地址: 长春市卫星路7089号 |
||
培养方向:(按2018版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培养方向填写) |
||
1、培养方向 (学术研究生)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智能装备与制造技术;(专业研究生)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与应用、智能装备与制造技术、光电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 2、招生简介 个人具体研究领域:数字化及智能制造技术;智能加工技术;图像识别及检测技术;机器人及产线控制技术;虚拟装配及数字孪生技术;难加工材料加工技术。 |
||
博士、硕士培养信息: 已毕业博士生: 人,硕士生25人;在读博士生3人,硕士生 14人。 |
||
个人学习工作简历 |
||
受教育情况及学历: 2014年1月-2015年1月,美国密歇根理工大学访问学者; 2012年6月博士毕业于长春理工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 2008年6月硕士毕业于长春理工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留校任教;· 主要工作简历: 2017年12月至今,长春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 2021年1月至今,长春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3年9月至2020年12月,长春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10年12月至2017年12月,长春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系副主任; 2008年6月至2013年9月,长春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讲师;· |
||
个人荣誉及兼职情况(格式: 获得荣誉名称-时间) |
||
1、吉林省突出贡献专家(省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才,获省政府津贴) 2、省部级领军人才(吉林省人才政策3.0,C类) 3、长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 4、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评审专家 5、教育部审核评估专家 6、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审专家 7、中国兵工学会先进制造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8、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机电类学科教学委员会委员 9、汽车电子产业人才培养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10、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吉林省赛区组委会副秘书长 11、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慧鱼组”评审专家 12、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国赛巡视员 |
||
教学信息(教学信息参考格式: 课程名称-课程性质-学时-学分-授课对象,包括本科、硕士、博士) |
||
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负责人 2、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 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必修-56学时-本科 4、智能制造-选修-32学时-硕士 5、先进制造技术-32学时-硕士(留学生) |
||
科研信息(科研信息参考格式: 项目名称,项目来源,起止时间,经费,组长/组员,已结题/在研) |
||
1、某部项目 XXX智能加工技术,2021-2024,400万元,组长,在研; 2、领域基金项目 XXX识别技术,2024-2025,170万元,组长,在研; 3、某部共用技术项目 XXX智能工艺设计与虚拟制造技术,2022-2025,100万元,组长,在研; 4、领域基金项目 运动小目标XXX技术,2023-2024,30万元,组长(参研),在研; 5、吉林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 汽车变速箱壳体智能制造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2023-2025,22.5万元,组长(参研),在研; 6、企业委托项目 数据采集监控系统,2024-2025,28.7万元,组长,在研; 7、吉林省发改委项目 基于移动终端的数字化车间加工单元远程监控系统研制, 2018-2021,20万元,组长,已结题; 8、吉林省科技厅自然基金项目 镍基合金inconel718连续铣削机理及加工表面特性研究, 2019-2022,8万元,组长,已结题; 9、稳支基金项目 某智能技术, 2019-2022,15万元,组长,已结题; 10、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基于移动互联的开放式系统数控机床及其监控技术研究, 2018-2020,2.5万元,组长,已结题; 11、稳支基金项目 某装配关键技术,2020-2022,15万元,组长,在研; 12、吉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 重型货车离合器典型结构件激光焊接关键技术研究,2018-2021,100万元,组长,已结题; 13、企业委托项目 模环旋压技术,2015-2017,3万元,组长,已结题; 14、企业委托项目 钽钨合金球面圆盘旋压仿真,2013-2015,5万元,组长,已结题;
|
||
学术论文、专利、教材及专著、奖励、成果转化等信息 |
||
一、学术论文(填写格式:按学位论文参考文献规范格式填写) 1、Xueguang Li, Wang Zhang, et al.. Research on diffusion wear mechanism of WC tool cutting Al2024 based on MD[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2023(SCI) 2、Xueguang Li, Chongqing Li, et al.. Structure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about crossbeam of CNC milling machine tool using sensitivity theory and NSGA-Ⅱ algorithm[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cision Engineering and Manufacturing volume, 2021,22(2):287-300(SCI) 3、 Xueguang Li, Yahui Wang, et al.. Simulation Analysis of Cutting Process for Inconel718 Nickel-based Superalloy[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2021 (SCI) 4、Xuguang Li, Yahui Wang, et al.. Deformation Analysis of Milling of Inconel718 Nickel-Based Superalloy[J],Micromachines. 2022,13(5),683.(SCI) 5、Xueguang Li, Wang Zhang, et al.. Analysis of Tool Wear in GH4169 Material Milling Process[J],Lubricants.2023,11(6),245(SCI) 6、Xueguang LI, Yunhang HU. Co-effects of Graphene Oxide Sheets and Single Wall Carbon Nanotubes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ement[J]. Journal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Solids,2015(85):39-43(SCI) 7、Yang Pan, Li Xueguang*, et al.. Roller Spinning Forming Regularity[J]. Journal of Measurements in Engineering, 2017,5(4):229-234 (ESCI) 8、Xueguang LI, Yongliang WANG, et al.. Research on Influence of Spinning Process Parameters Based on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C]. IOP Conf. Series: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CMSE2018)(EI) 9、Xueguang Li, Zhifeng Zhang, et al..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NC Spinning Manufacturing on Tantalum Tungsten Alloy Cylinder part[C]. IOP Conf. Series. 2019(EI) 10、Xueguang Li, Yahui Wang, et al..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Spinning Manufacturing Process Based on 2A12 Aluminum Alloy Cylinder Part[C]. IOP Conf. Series. 2019(EI) 11、Li Xueguang, WANG Yahui, et al..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Spinning Manufacturing Based on 6061 Aluminum Alloy Conical Part[C]. IEEE, 2019(EI) 12、Li Xueguang, Guo Ke, et al.. Optimization of Cutting Parameters Based on 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 Method[C]. IEEE, 2019(EI) 13、Li Xueguang, Chen Zhe, et al.. The Modular Design and analysis of OPEN cnc system machine[C]. MATEC Web Conf. ICMSC2018 (EI). 14、Li Xueguang. Development of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for CNC machine tools, 2020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s(AEECA2020): 180-182. (EI) 15、Xueguang Li, Fulin Yang, et al.. Development of Digital Twin System for Milling Machine. ACM 2024: Proceedings of the 2024 3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ntrol Engineering and Robotics(EI) 16、Xueguang LI, Shu-kun WANG, Yi GAO and Ying XU. Reference of open education and resource sharing of American University[C].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HSS2016).219-223(CPCI/ISTP) 17、Xueguang Li, Ying Xu. The Course Module Division Based on MOOCs,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C], Education and Humanities Research, 2016(63):293-298(CPCI/ISTP) 18、Xueguang LI, Shuren ZHANG. NC Skill Cultivation for Students with Specialty of Mechanical Design[C],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 .Advances intelligent and soft omputing.2012, vols.135,pp431-436(EI) 19、LI Xueguang, SHI Guoquan , ZHANG Shuren,et al.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Machining Process for Convex Curved Rake Face of Pinion Cutter[C].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2011, 80-81: 495-500.(EI) 20、LI Xueguang, ZHANG Shuren, SHI Guoquan,et al. Development of Processing Machine for Convex Curved Rake Face of Pinion Cutter[C].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011, 121-126: 1614-1619. (EI) 21、LI Xueguang, ZHANG Shuren , WANG Huiwei ,et al.Research& Experiment on Optimization of Cutting Elements Based on NC Machining [C].2010 3rd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Computer Theory and Engineering, 2010:V3-179~ 183. (EI) 22、LI Xueguang, ZHANG Shuren,et al.. Research on Application of NC Program Optimization Based on TSP[C]. IEEE. 2009:1493~1498. (EI) 23、李学光, 郭克, 陈明泽, 王亚辉. Inconel 718 镍基高温合金铣削过程的数值模拟.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49(4):485-490. 24、李学光,杨盼,陈哲等. 基于运动控制器的小型三轴数控铣床研制,制造业自动化,2019(7):106-110 25、李学光,许颖,赵伟宏等.《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基于慕课的教学模式的研究.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 26、李学光, 隋礼辉, 陈莉丹等.基于开放式数控系统的 CGM6125 机床数控化改造设计,机床与液压. 2016.44(4):1-5 27、李学光,陈莉丹,隋礼辉等. 基于开放式数控系统桌面数控铣床机械结构设计与分析. 制造业自动化, 2015,37(4):124-127 28、李学光,张树仁,史国权,宋林森. 插齿刀凸曲前刀面加工对刀方法研究.中国机械工程,2012, 23(22): 2685-2688,2738 29、李学光,张树仁,史国权,宋林森.插齿刀凸曲前刀面磨削方法研究.中国机械工程,2011, 22(21):2551-2554 30、李学光,王惠伟,张树仁,王军.基于正交试验法切削参数优化研究. 机床与液压,2011,39(8):17-19 二、专利(填写格式:发明人(排名/发明人总数)—专利类型—已授权/在申请—专利号) 1、李学光(1/5),坐姿状态中的四肢康复运动装置,发明专利,已授权:201410208731.5 2、李学光(1/7),拼接式自行车停车柱, 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811214864.8 3、李学光(1/7),全自动套袋封装机,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610574969.9 4、李学光(1/7),智能屋顶除雪机,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2111080597.1 5、李学光(1/5),舱体零件铣削加工多工位转位夹具法,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2210977568.3 6、李学光(1/8),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零件尺寸自动检测方法及系统,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2410620070.0 7、李学光(1/6),基于实例及规则推理的数控自动编程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2211028734.1 8、李学光(1/8),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零件形位误差检测方法及系统,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2410711372.9 9、李学光(1/8),数字化车间工艺路线与调度集成优化系统V1.0, 软著,证书号:11714208号 10、李学光(1/7),数控机床状态信息采集与分析系统V1.0, 软著,证书号:11698950号 11、李学光(1/8),加工工艺智能辅助决策系统V1.0, 软著,证书号:11987374号 12、李学光(1/7),基于实例推理的自动数控编程系统V1.0, 软著,证书号:11714215号 13、李学光(1/7),刀具数字化管理系统V1.0, 软著,证书号:11713920号 14、李学光(1/7),柴油机零件加工工艺参数优化系统V1.0, 软著,证书号:11690859号
三、教材及著作(填写格式:著作人(排名/作者总数)—教材、著作名称—出版社名称—出版时间) 1、李学光(1/3),-数控加工编程与实例,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0。
四、获奖(填写格式:获奖人(排名/获奖人总数)—获奖名称—颁奖机构—时间)
1、李学光(1/7), 2022年吉林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吉林省人民政府,2023; 2、李学光(1/13),2023年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吉林省人民政府,2023; 3、李学光(4/7), 2022年吉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吉林省人民政府,2023; 4、李学光(2/5), 2018年吉林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吉林省人民政府,2018; 5、李学光(4/7), 2014年吉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吉林省人民政府,2014; 6、李学光(2/5), 2018年吉林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吉林省人民政府,2018; 7、李学光(4/10),2020年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吉林省人民政府,2020; 8、李学光(9/11),2017年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吉林省人民政府,2017; 9、李学光(5/5),中国机械工业集团科技奖三等奖,中国机械工业集团,2019;
五、成果转化(填写格式:转化人(排名/获奖人总数)—转化成果名称—转化效益—转化时间)
|
||
|